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娱乐八卦 > 文章内容

『娱乐八卦』 [灰常点评]粉丝、明星、娱记之事实真相!!(3)

作者:心扉美文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3-11-09 阅读: 在线投稿

    十、明星的出身决定了明星的市场
    
    明星的出身决定了明星的市场和消费群体。既然选秀明星是FANS“生”出来的,自然而然就需要FANS来“养”,FANS固然人多势众,但绝对不会像唱片公司一样拥有相对固定的资金和人力,所以FANS养明星总有捉襟见肘之感。
    
    因应这一情况,秀粉致力于严密组织,扩大影响,但本质上,这是FANS养明星,明星却不养FANS,明星与FANS之间只有感情,并无契约关系,而处于消费者地位的FANS愿意养活明星,却并无义务,也就是“谈得上感情却谈不上义务”,那么一旦感情变化,明星将何去何从?所以,他们的发展受限于FANS的喜好,作品必然要迎合FANS的喜好,那么,买他们作品的,除了FANS,还会有谁?因此,选秀明星是FANS“生”的,最终要靠FANS来“养”,活不活得下去,主要靠FANS。
    
    传统明星是由唱片公司来支持来“养”的,他们同时也在养唱片公司,最终达到都由市场来“养”的目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契约关系,是“先谈义务而后谈感情”,这样,明星在作品上便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性,市场显得比FANS更重要,作品不必完全迎合FANS的需要,且恰恰正是明星的个性让他赢得了更多的FANS,而买他们作品的也不一定是FANS。所以FANS在一般明星那里,是重要市场,但绝对不是全部市场。也就是说,明星是唱片公司“生”的,最终要靠市场来“养”,活不活得下去,主要靠自己。
    
    2007-12-9
  
   十一、选秀与全民狂欢(之一)
    
    其实,这一代人的疯狂,首先应归咎于上一代人的破而不立,甚至迷失。不能怪现在的孩子没有信仰,所以把一切寄托在其实并不神圣和神秘的明星身上。“偶像”崇拜被破掉之后,改革开放了,日新月异了,港台明星来了,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和思想百花齐放的结果。大家喜欢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明星,实在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
    
    进入21世纪,因为短信和网络的发达,“超女”“好男”等“娱乐英雄”得到了发挥的战场。恰好是在这个时代,感受到物质丰盛的人群同时感受到精神的极度空虚,然后发现原来手里有“主宰权”是那么爽,于是,拿起手机,去赶一场并不需要多少智商的狂欢也就成了必然。这也是“秀”即使做了明星,也脱不了“秀”的本质的原因,因为他们的主宰就是那一枚枚手机后面那些面相模糊但是作用分明的脸——那是“秀”的衣食父母。真正的明星不是只靠FANS养活的,因为,不是每个喜欢看明星的人都是FANS,大多数能脱颖而出的明星都经过了专业的磨练与时间的淘洗,不是一场热闹浮躁的选秀就可以塑造出来的。
    
    2007-12-10
    选秀与全民狂欢(之二)
    
    
    呵呵,在此解释一下有的同学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常常不待见选秀明星?我觉得是因为:
    
    1、选秀艺人的出身让人诟病。我们知道科举考试有正途、异途之别,正常情况下,正途出身(进士等)经历过十年寒窗,进过科场,参加过殿试,是所谓的天子门生,这个资历是可以夸耀终生的,而异途多由捐纳出身,当然不值得夸耀。
    
    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因为不论艺人是何种出身,都有良莠之分,不过我还是做了这个比喻,因为选秀艺人的出身确实容易让人看轻他们。选秀艺人经历了艰苦的选拔过程,这个过程毫无隐私地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下,给人什么感觉呢?靠悲情以煽情!呵呵,传统明星的成长经历是等他巩固了地位之后才拿出来说的(始终都不公开也有可能),那时候他已经有了固定的粉丝和观众,这样做一般只有加分作用,即使减分,也造不成太大的震动。而选秀活动的种种炒作与造势显示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卖成长经历”(直接点说就是“卖隐私”)来获得收视率,获得收益,这跟传统唱片公司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不否认现在唱片公司跟制造传统明星的唱片公司已经有很大差别了。)所以其结果是喜欢的纯喜欢,讨厌的纯讨厌,第三种人很少(除非他完全没有看过这种节目,完全没感觉)。
    
    选秀本身真的是为了实现音乐梦想么?呵呵,有梦想的年轻人当然是得到了机会和舞台,这是好事,只可惜这个舞台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实现梦想。所以,在英雄不问出处的现代,艺人“出身”反而成了大问题。
    
    2、选秀艺人的唱功值得商榷。在分析之前,我再次强调一点,无论是在选秀还是传统明星的选拔中,“潜规则”都不可能是主要的游戏规则!我们看到的虽然多是娱乐圈的“肮脏”,但正因为“肮脏”不是常态,所以才是新闻,媒体才报道,我们才知道,不是吗?呵呵,娱乐圈看起来比较肮脏,只不过因为这个圈子特别透明而已,其实每个圈子的干净程度都是差不多的!这跟艺人耍大牌是一样的,我们常常看到艺人耍大牌的新闻,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相对较少,所以才会有媒体报道,如果艺人个个耍,次次耍,谁要报道,报道给谁看?所以,媒体给我们的信息往往恰好跟事实相反。
    
    所以,可以肯定,在选秀中胜出的人,多少总有实力。传统明星还可以走演而优则唱的路子,唱功不好也有可能,而选秀明星的优胜者必须靠“唱功”。不过我把“唱功”加了引号,因为对于选秀的观众来说,唱功这东西不是纯技术的,不排除某些人没有技术,一样被认为有唱功!
    
    这就是第二点了!因为观众所欣赏的“唱功”可能根本就不是唱功,看对眼儿了,就投他,他就什么都好,结果他得了冠军,这样出来的冠军,真正懂技术的人自然会看轻他。
    
    3、选秀艺人的潜力值得怀疑。如同上面有人提到的一样,我这个帖子也许很好,但是没潜力,为什么呢?因为我把事情都说清楚了,没有可持续的话题,呵呵,不管他说得对不对,我认为,这种推理方式是对的。选秀艺人也一样,我说他们没潜力,就是因为他们过早地关闭了大量发展粉丝的大门,养活他们的可能永远是当年那些勇于拿出手机的人,我要说的是:
    
    当电视台大肆用选秀活动攻击人们的眼球以捞钱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这是在给孩子们制造粉丝,也是在制造“敌人”;
    
    当粉丝抢别人手机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被抢手机的人可能一辈子恨这个他“支持”过的人;
    
    当签了选秀明星以为奇货可居的唱片公司开始过度盘剥粉丝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竭泽而渔的后果是鱼死网破。朱元璋尚且知道要剥削百姓,必须使他们羽毛丰满,短视的唱片公司却没有给因为投票而疲劳过度的粉丝以休养生息的时间,就立刻把他们拉进巡回演唱会、EP的旋涡,要知道,粉丝不是吸毒者,如果他们选择退出,是死不了人的!那么,他们干吗不退?
    
    呵呵,粉丝都知道艺人的生命是作品,是销量,呵呵,当他们把可能的粉丝都“消灭”之后,哪里还能指望销量?既然没有销量,哪里还有作品?既然没有作品,哪里还有演出机会?既然没有演出机会,怎么继续音乐梦想?
    
    所以,选秀艺人发行第一张EP,就必须全国紧急动员,必须重复购买,这些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单单责怪粉丝,是不公平的。哪个粉丝不希望自己平平静静,“偶像”安安稳稳?关键是,那得行。
    
    4、选秀艺人的文化修养有待提高。如果我们关注歌坛,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选秀艺人很多都是科班出身,传统的实力唱将反而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呵呵,艺术需要技术,但它绝对不是技术活儿!搞音乐搞得好的人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20出头的科班出身的孩子很难具备的,如果想不被歧视,唯有立刻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不然很快就要被淘汰了。
    
    5、选秀艺人所处环境比较恶劣。呵呵,这一点所有圈里人都遇到了,只不过选秀艺人更倒霉,因为他们完全没有遇到过“好时候”。整个音乐市场在萎缩,偏偏选秀活动多如牛毛,这是跟经济规律对着干的表现,选秀艺人搭上了一班破车!这怪谁?
    
    2007-12-10
    
    
    十二、谁养活了演唱会?
    
    在一般人眼中,是歌迷撑起了个唱。确实,个人演唱会是歌迷惟一的天堂,因为在多数歌迷心中,钱是最小的问题(有钱坐前面,没钱坐后面,反正最低100多元的票价一般歌迷都承受得起。),就跟“偶像”接触的机会来说,个唱是最公正最划算的。但个唱未必是票房的天堂,确切地说,在内地鲜少有人开个唱而有好票房的。很明显,明星开唱之后,黄牛票价升高,说明票房好,但常态却是黄牛票价会急剧缩水。而黄牛的存在本身就突现了演出市场的不正常。
    
    确实,在真歌迷眼里,他们对“偶像”的支持不会打折,一般不会买黄牛,而且总是占据了最高和最低价位的座位,但他们不是演唱会的主要消费群体,歌迷再多,也不可能每场都有三五万人。歌迷看个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大多数歌迷看热闹的心态弱于其他人,张三的票价再高,他的歌迷也只会买他的票,李四的演唱会,即使给他赠票,他都会觉得去看是浪费时间。所以,愿意买票的非歌迷才是明星最想争取的观众,他们是想欣赏现场演出也好,是想花钱“看热闹”也好,是想找个不一样的休闲方式也好,总之,他们是最有潜力的演唱会消费群体,也是其他商演的消费主力,尽管在非个唱的场合,他们更愿意拿到赠票。
    
    支撑个唱的正是这种愿意花钱买享受,买娱乐,甚至买热闹的人,这是消费习惯使然,跟消费能力无关。台北有小巨蛋,香港有红墈,就硬件来说,台湾不输于香港,但是两地人的消费心态却远远不能相提并论:红墈的演出类似于电影,虽然低价位,但是一定要掏钱,这在市民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台湾人更习惯于免费秀,而不愿意掏钱看个唱。就内地市场来说,大城市情况好于中小城市,北方好于南方,如北京上海的演出市场比较成熟,票房往往有保证。
    
    所以,呵呵,如果一定要说得更明白的话,我觉得某些巡回演唱会是在透支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
    
    2007-12-10
  

  3楼

楼主: duoqingzigu  时间:2008-09-02 11:03:39

  • 上一篇:唐嫣霍建华胡歌刘亦菲刘诗诗吴奇隆 影视剧有缘无份的恋人(20)
  • 下一篇:毛片、三级片、情色片之区分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