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心扉美文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4-06-06 阅读: 在线投稿
  中国民俗文化 - 传统与现实生活的观照
 
  对于生活在九十年代的许多人来说,民俗文化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座的各位自愿在这里接受民俗文化和礼仪知识教育,本身已足以说明各位礼仪知识的觉醒。对于诸位来说,不管以前是否了解文俗文化,有两点应当而且必须明确:其一,民俗文化不是远古时代的残留物(SURVIVAL),即古文化的遗存,而应该把民俗文化看作是古文化在当今的延续或传承,因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也能成为民俗事项。我们在研究民俗文化时,较多地涉及古代民俗礼仪,这种古代民俗文化,应当看作是古代人的生活相,即古代人的现世生活。其二,我们的办学方向和各位的求知意向,决定民俗文化这门课程不能过多地阐释民俗学理论知识,而着重解析各种纷繁复杂的民俗事项。我认为,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有助于各位对民俗礼仪的把握和在今后的礼仪礼宾工作中起指导、提示作用。
 
  因此,必须明晰,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奔波的人们,也时时实践着、体验着、传承着各种民间礼仪。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少少要赶时髦,因为我们的生活在发展。同时,中国人是一个重人情、重团聚的民族,我们都喜欢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同享欢乐。我们谁也不能免俗。
 
  中国民俗文化 - “福”字倒贴与传统心态
 
  各位是否留心注意过,每逢过年过节,在这些喜庆的日子里,有些地方传承着这样的习俗:在菱形的红纸上写着一个大“福”字,倒着张贴,以示“福到了”。这一习俗,反映着我们民族的传统心态──求福避祸,趋利避害。
 
  “福”字在汉语词汇中,作为“祸”的对立面,是个喜庆词。古人把“全寿富贵”称为福(《韩非子、解老》)。在民俗文化中,人们一向把“福”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福”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人们称生活美满、万事如意的人为“福人”。“福台东海长流水,寿的南山不老松”是旧时祝寿时广泛采用的对联。古时把酒称为“福水”,把女子行礼称为“万福”。称天国神仙住的地方为“福地”。送旅人上路常用“一路福星”。“福星高照”以示吉安。用福字作人名、地名、商标名的更是不胜枚举。可见“福”字渗透到民俗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民众的心灵深处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有福就有祸。祸在生活中成为不幸、痛苦和灾难的代名词。工作生活中出了纰漏或偏差,我们称之为“闯祸”。因言语不慎而招致麻烦或不幸,被称为“祸从口出”。由于内部纠纷而引起的祸患,人们称之为“祸起萧墙”。在古代甚至把女子视作一切不幸的根源,将女子称为“祸水”。
 
  为什么长久以来人们流行着倒贴“福”字的习俗,又为什么人们在虔诚地祈求福星高照的同时又小心翼翼地躲避一切祸患和灾难呢?让我们简单地看一看形成这种传统心态的原因吧。
 
  我们知道,在远古时候,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我们的远古先民面对着大自然,常常流露出无可柰何的心理。在现实无力回天的困境中,人们转而求助于冥冥之中的保护神,祈求通过神力征服自然。原始宗教思想由此而产生。实际上,美妙的宗教天堂终究是一个幻影。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贫苦百姓由于科学的不发达,生产力低下,而终年在悲惨凄苦生活的漫漫长夜中挣扎。在此情形下,福就成了人们心灵上苦苦追求的最后一线希望。人们在苦难的生活中渴望平安幸福。人们为了让子孙后代享福,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也不惜当牛做马。为了来世享福,人们可以终日受煎熬,也要捐钱修庙,筑桥铺路,行善积德。历代统治者也利用民众的这种求福避祸的心态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福”所产生的民俗伟力,客观上稳定了一代又一代贫苦百姓,使他们忍辱负重,不敢铤而走险。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福的这种传统心态,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已经积淀为小生产者,特别是手工业者、商人的稳固的文化心理,都市市民也深受其影响,直至今日仍时时呈现在我们的民俗生活中。
 
  中国民俗文化 - 美食节与传统食俗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身居海外的华侨,对于中国的饮食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那些最普通的大饼、油条、豆浆,在他们的眼中具有朝思暮盼的魅力。各地独具风味的食品,在饱人口福的同时,还有赏心悦目之功,激起人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已形成了较成熟的饮食礼仪,烹饪技艺十分精道,美味佳肴品种繁多。可以说,饮食习俗及其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并且在世界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在喜庆、待客、节日、婚丧等各种礼仪中,饮食习俗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正式的宴请中,主宾座次的安排,上菜的程序,餐具的摆放,各地进食与饮酒的不同礼节,以至菜肴从冷盘、热炒至汤菜的配套成龙,形成系列。不仅讲究菜肴的色、香、味、形的美,还要给它起了美妙动听的名字。很普通的菜,一旦起上了动听的名称后,立即变得流光溢彩,满桌飘香。同时,由于各地民俗文化的差异,历史上形成的民众的不同口味传统,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原因,逐渐形成了粤、川、鲁、扬、苏等不同地区的菜肴谱系。这些菜肴,从总体上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
 
  在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名目的美食节。其菜肴的精美和品种的丰富,恐怕古人也要相形见拙。但是,我们切不要抱着我国丰厚的饮食传统习俗而盲目沾沾自喜。民俗文化决不是津津乐道地要人们向后看,更要注意向前看。革除饮食文化中的不良的习俗,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每个饮食文化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中国民俗文化 - 归结起来,当前饮食习俗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习俗中讲诽场的风气非改不可
 
  中国人宴请宾客,餐桌总是摆得满满的,不这样好象不足以显示主人的热情与慷慨。客人已经吃得很饱了,主人还在招呼“很对不起,没什么菜”,这种奢食习俗,在我国古代极为风行。当然这只是在豪富、官宦之家,平常百姓也摆不起阔。这种奢食之俗与中国人的传统心态有很大关系,一方面表现了主客间醇厚的人情味,同时也夹杂着古人摆阔、夸富的虚荣心。时至今日,如果不注重主人的实际情况,盲目讲排场,以至吃喝风盛行,就会对社会风气产生很大的危害。
 
  (2)应当分析人们作客时折射的文化心理
 
  当今人们逢年过节或其他红白喜事互相往来时,主人总要说:“菜不好,可要吃饱”。客人则不会把菜吃个底朝天的,还要告诫孩子作客时不要贪吃,以免让人看出自己的穷相。这种习俗代代相传,至今在一些地方,一般人去作客,对主人是否瞧得起自己,招待是否丰盛,评价的高低,就看桌上剩的东西的多少为标准。剩得越多,说明主人菜肴越丰富。如全部吃光,主人客都会觉得脸上无光。受这种文化心理驱使,主人总要尽可能多地准备几道菜,客人也要给主人剩下“面子菜”。至于公费宴请,更是多半菜肴白白倒掉,给国家财产造成浪费。这种不良的习俗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3)菜肴工艺化的倾向令人忧虑
 
  中国的菜点正日趋工艺化。各种菜肴适当地装饰一下是可以的,尤其在国宴等重大活动,通过菜肴展示我中华文化之丰富,很有好处。一般菜点,讲求一点造型的美观也不是坏事。但近年来,有一股风气,一味追求工艺的精致,照搬古代,劳民伤财。如在冷盆拼盘中放上电灯泡、鸣叫的小鸟,实在有点异巧成拙。各地为了发展旅游业,大力挖掘传统菜点,搞什么“仿宋菜”、“仿唐菜”,这种现象值得深思。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无法恢复已逝去的古老习俗。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适应社会需要。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也是一代代厨师们不断创新的结果。现在人们十分讲究选料的精良,好象物料越稀罕越显示其高贵。这一传统不一定科学,如果能用普通的原料烹制出美味佳肴来,才是好手艺。
 
  (4)发扬中华饮食“主副兼备、食用方便”的良俗,适应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当今时代,生活节奏快。“时间就是金钱”是一句时髦的口号。繁重的家务劳动,将会影响人们的劳动效率与休息。快餐业由此迅速崛起。但是国外快餐业的发展又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如含脂肪酸过多,增加人的胆固醇,引起冠心病与动脉硬化。我国古代小吃有“主副兼备、食用方便”的优点。在周代八珍中有一咱叫淳熬和淳母,以稻米和黍米加肉酱做成,类似今日的“盖浇饭”,它是后世主副原料合为一体的小吃品种的开端,我国主副小吃的食俗得以形成。因此我国的快餐业,应利用地方小吃主副合一,经济实惠的优点,不能再步外国人的后尘了。
 
  
  • 上一篇:【建宁民俗馆】门票
  • 下一篇:山东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国家首批AAA级旅游景区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