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杂文随笔 > 文章内容

党员干部要提升法治意识

作者:彭思川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8-03-12 阅读: 在线投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全面部署,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度,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深入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人民日报2018年3月5日)
    目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核心议题,也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立足于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考量,也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和战略谋划,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起点,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具体讲,是指人们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和形成决定的思想活动的过程,法治思维强调思想转变,突出党对法治的理念和态度。而法治方式作为方法论,是一种行为准则,是法治思维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在执行层面提出的明确要求。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指明了具体路径,体现了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性和必要性。
    领导干部要带头模范遵守法律,前提是要有法治意识。要通过加强对领导法治观念的培训,加深对法治思维的认识。尤其是现阶段,法治培训的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使之有感染力、震撼力,以产生更好的效果。因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建立在对法治内涵和要素有明确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对法治内涵和要素不甚了解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有什么法治思维,不可能主动、自觉和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法治思维支配法治方式。具有法治思维,必然会主动、自觉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反之,当他遇到需要处理的问题时,通常首先会想到人治手段,在必须和只能运用法治方式时,他也可能把法治方式用偏、用歪。要努力实现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的有效衔接和相互协调,在党规党纪的制定上,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文/彭思川)
 
  • 上一篇:党员要有“敬畏之心”
  • 下一篇:党员干部要树清风正气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