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杂文随笔 > 文章内容

什么叫散文?什么又叫杂文?(2)

作者:心扉美文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3-11-16 阅读: 在线投稿

标题:一 当代的散文概念
一 当代的散文概念

  在50至70年代,“散文”是个涵盖面宽泛的体裁概念。因为漫无边际,作家和研究者有时会作出“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散文,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其特征,相近于“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所提出的“美文”,后来也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而广义的散文概念,则除此之外,还包括“叙事性”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与“特写”),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即“杂文”、“杂感”等。另外,在有的时候,文学性的回忆录、人物传记等,也会被列入散文的范围之内。
  散文概念的这种理解与使用方法,蕴含着这一概念在本世纪文学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事实。变化牵涉到两个方面,一是散文的范围,另一是散文中各种样式的关系。变化的趋向,则与一个时期的社会思潮、文学观念的状况有关。当鲁迅作出“散文小品的成功,几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的论断时,这里的“散文小品”,主要指的是“美文”,或后来所说的“抒情散文”、“艺术散文”。在3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议论性为主的“杂文”,成为散文的主流。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几年中,艺术地“报告”事实的通讯、报告,在散文领域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报告文学兴盛的这一情况,在40年代的国统区虽然没有得到继续,却在解放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包括解放区文学在内的左翼文学中,散文的范围不断扩大,将抒情小品、杂文、通讯报告等都囊括在内。而且,其演化趋势,是从显示个人性情,向着议论现实、“报告”事态的方向发展。在50年代,对现代生活“反映”的广阔和迅速,是这个时期文学写作的“方向性”的要求;而包含“个人性”经历和体验的取材,以及与此相关的表达方式,其价值则受到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以对生活现象的“报告”为主要特征的叙事倾向的写作,便构成了散文的主体。(注:在五六十年代,“散文特写”通常并举连用。在出版作品集时,也经常以此作为编选体例。如由中国作家协会或《新观察》编辑部编选的19539-195512的《散文特写选》,1957年和1958年的《散文特写选》,《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和1959-1961年的《散文特写选》等。但在1956年,《散文小品选》与《特写选》则分别出版。
)
  50年代初,纪实性的通讯、报告、特写,在散文创作中占有绝对的分量。当时创作的两大主题,一是对“新时代”的歌颂,对当时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描述,另一是表现朝鲜战争的英雄行动。靳以写佛子岭水库工地的劳动,李若冰、华山表现大西北(柴达木盆地、祁连山等)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柳青、秦兆阳有关50年代农村合作化的特写,都属前一主题。比较起来,有关朝鲜战争的通讯报告,在读者中产生更大的反响。巴金、刘白羽、杨朔、菡子、黄钢等,都有这方面的作品发表。其中,魏巍的创作影响最大。
魏巍(注:魏巍(1920-),河南郑州人。抗战爆发后参加八路军,长期生活在晋察冀根据地,以“红杨柳”的笔名写的诗,结集为《黎明风景》。50年代出版的散文、特写集有《谁是最可爱的人》、《春天漫笔》等。另有长篇小说《东方》、《地球的红飘带》出版于80年代。)两次到朝鲜前线,先后发表了《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挤垮它》等作品,它们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名结集出版。该书在1951年出版后到1960年,三次再版(所收篇目有增补)。《谁是最可爱的人》和1958年写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当时广为流传;“最可爱的人”成为赴朝鲜作战的“志愿军”士兵的代称。真挚的情感,对“典型情景”的选择与提炼,和以抒情性议论来提升事件意义的方法,是作品获得众多读者的原因。魏巍当时的写作,显然提高了通讯报告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丁玲在反驳“有人”以为魏巍的作品“虽然写得好,不过只能说是通讯,算不得是文学作品”时,提出了衡量“文学价值”的当代尺度:“今天我们文学的价值,是看它是否反映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我们国家的时代面影。是否完美地、出色地表现了我们国家中新生的人,最可爱的人为祖国所作的伟大事业。”(注:《读魏巍的朝鲜通讯》,《文艺报》4卷3期。)这预告了特写、报告文学在当代的重要地位。报告文学、特写在五六十年代,还有多次的创作“高潮”。如1958年间,又如1963年到“文革”前夕。60年代,郭小川的《旱天不旱地》,魏钢焰的《红桃是怎么开的?》,黄宗英的《小丫扛大旗》、《特别的姑娘》,孙谦的《大寨英雄谱》,穆青等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影响广泛,参与了对当时的“时代精神”的创造。

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中国现代杂文产生于五四文学革命中,最初以“随感录”的名称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20年代已有可观的成就,进而在30、40年代风靡文坛。在这以后时起时落,80年代又兴盛起来。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鲁迅是中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把杂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此外,周作人、林语堂、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徐懋庸、唐弢、聂绀弩、夏衍、巴金、邓拓、林放等人,是中国各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杂文作家。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 上一篇:济南市育才幼儿园
  • 下一篇:初一暑假随笔 8篇以上 只不用太多500就好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