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

作者:心扉美文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4-06-17 阅读: 在线投稿

  传统社会是一个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人们对祖辈生长于斯的乡土,不仅有殷切的眷恋,同时还有感念的情结;人们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时候,采取了节制、补偿、协调与保护的态度。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也曾产生过暴虐自然的恶俗、陋俗,但从总体上看,注重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民俗始终居于社会主导地位。自先秦开始,生态伦理就受到了社会的推重,生态伦理意识在时政、月令、律例、乡约、族规、家训及民俗习惯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就基层的民众来说,生态保护民俗是民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民间社会与乡土环境有着直接的规范与服务的功能。以下具体论述生态保护民俗在民众生活中的表现。

  传统社会的生活质量,一般取自于人们所依赖的生存环境,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水等自然资源是民众生计之源。民众很早就注意对自然环境的补偿与保护,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民俗。

一、农业生态保护民俗

  感恩土地,“酬田”、“酬年” 这是有关田地养护的农业生态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俗谚有:“生靠父母,活靠土地。”(本文谚语参考哈经雄主编《中国谚语集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后不另注)田地为百姓提供衣食之源。人们对田地有特殊的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全村集体出动,敲锣击鼓,把焚烧后的垃圾灰分别撒到各家的田地里,称为“酬年”。意思说我们人过大年,田地为了作物生长也辛苦了一年,应该要有报偿。这是依土而生的农民对待土地的感恩意识,这样的伦理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源远流长。

  人们使用地力,同时注意恢复与养护地力。粪肥是松软土地、增强地力的有机成分,人们根据不同季节的生产需要,给田地作经常性的粪肥的补充。所谓“人靠地养,地靠肥养”、“人靠五谷养,田靠粪土长”。湖北东部农村,在化肥未大量使用时,每年春季水田插秧前要上山割取灌木枝叶,沤于田中,作稻秧生长的底肥。稻谷收获之后,利用谷茬与杂草加上土块等,田中垒起火粪堆,然后点火燃烧,燃烧后的灰土,称为火粪,人们将火粪均匀洒在田中,作为冬小麦的温床。在云南纳西族也有类似肥田方式,称为“烧火土”。这些传统的肥田方式既无污染又有利于田地松软,是农业生态民俗的重要表现。

  稻鱼共生、除草除虫 在贵州苗族,有稻田养鱼的传统,每年插秧季节,将鲤鱼苗放入秧田中,鱼儿在秧田嬉戏游动,觅食生长,这样松了土、除了草,鱼的粪便肥了田,同时也除了虫害。这是不用农药与化肥的典型的传统生态农业(参考吴正彪主编《黔南苗族》,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152页)。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的稻鱼共生系统世界知名,现为世界生态农业遗产保护地。他那里的人在栽秧前放下鱼苗,鱼与稻共同生长,由于鱼类的活动,不仅水田松软、少草,而且几无害虫。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连常见的袭扰人的蚊虫都很少。

  深耕、休耕与轮种,养护地力的重要方式 土地耕作方式也体现着农业的养护民俗,耕作一般分春耕与秋耕。在西藏日喀则有秋耕、夏耕、春耕三种,耕地时根据土质不同,耕的深度和次数各不相同,春耕浅不碍事,夏耕越深越好(夏耕地是歇地)。当一块地需要犁几遍时,犁的路线就得交错进行,即第一遍由南往北,第二遍则由东往西,这样犁过的地有益于保墒(《中国民俗大系·西藏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7页)。

  养护地力的另一有效措施是休耕。农谚有:“歇田如歇马,空田如上粪”(湖北红安);“人闲无功,地闲有功”(湖北浠水)。让田地有适当的空闲,有利于地力的恢复。在一些地方,为了维持熟田的地力,禁止在田中取泥使用。浙江嘉善南塾村规明确规定:粮田一律禁止取泥。民国初期的禁碑,依然竖立在村口。当时规定,违者罚唱小戏一天(《浙江民俗大观》,当代出版社,1998,358—359页)。  在长期的农事活动中,农民对地力的养护有许多独到的方式,为了免除休耕而带来的损失,人们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邯郸农民称为“换茬”。换茬之后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民谚说:“换茬如上肥。”轮种对地力的养护有着促进作用。

  珍重水土,惜水、节水俗规种种 水土保持也是养护土地的重要方式,传统民俗中有许多水土保持的谣谚与习俗。湖北咸丰农谚:“挑粪下田,不如灌水过年”;山东枣庄红山峪村农谚:“旱锄田,涝浇园”,说天旱时疏松土地,有利保墒;夏天天涝时,水温高,用井、泉水浇地,可有效防止蔬菜等作物沤根(田传江《红山峪村民俗志》,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l999,20—21页)。人们采取措施预防水土流失,“要得土不流,田边砌石头”(湖北秭归);并对山坡开荒行为予以警示,“陡坡开荒,沟田遭殃”(鄂西)。当然,云南原阳梯田是特殊的农业生态保护方式,人们顺着长坡,自上而下修造一级级平整的台地,然后加固田埂,从高处引水灌溉,密集的水路,使整齐的梯地变成了种植水稻的梯田。由于哈尼人对梯田用水的高度重视,他们对山顶水源保护特别用心,哈尼人的古歌中唱道:“挖水路啊,水源头上不给它积沙土,水源脑上不给它出壕沟,水源身上要拿石头铺平,水源脸上不给枯叶遮眼睛。”(侯甬坚《人类家园营造的历史:初探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三联书店,2007,139—140页)哈尼人将水源视作有生命的机体,真诚地对其爱护与尊重,从而获得“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神奇回报。

  节水与管水的农业生态保护民俗。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农业的命脉,“人靠血养,苗靠水生”,水资源节约与管理是中国这一幅员广阔的农业大国的重要事务,在长期的养水、管水、用水的实践中,民众形成了特有的水资源环保民俗。有关水资源环保民俗可分为生活用水民俗与生产用水民俗两类。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村社百姓自发组织民间水会等组织,以管理、分配生活与生产用水。在南方丰水地带,民间设有堤首、圩长,负责堤堰陂塘的兴修与维护。浙江嘉善的村规明文规定:每年的冬春,圩长发动田户整修圩岸。为了保持河道的畅通,严禁将水域填成陆地。  南北民间都传承着节水、惜水、注意生活用水卫生的习俗。鹤庆白族是爱惜水源、珍惜用水的习俗典型。他们在水源处或人们聚集的中心,都立有不同类型的“惜水乡规民约碑”,规定:人畜饮水分塘,不准在饮水塘、河中洗衣、洗菜,不准在水源处开山、取石取土。见决堤不报者罚,见漏水不堵者罚,见水阻不疏者罚,见水源中有污物不捞者罚,居家不置蓄水池者罚。每年在公井处举行两次公开的村民聚会,对违规者进行责罚。中国古代有在夏至和年节时淘换井水的习俗,有时还要置放药物,以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就是这一古老节俗的传承。

  • 上一篇:山东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国家首批AAA级旅游景区
  • 下一篇:台湾民俗村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