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扉美文

美文 > 杂文随笔 >

消除“不为”风气还须提升担当能力

  当前,“为官不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实事求是地说,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存在“为官不为”问题,主要原因是怕犯错误、怕担责,或是怕得罪人、惹麻烦。此外,一些地方和单位选人用人导向不正确,也是造成“为官不为”的一个重要原因。(2月27日光明网)
  八项规定以来,在中央“四风”整顿、高压反腐、群众路线教育一连续“组合拳”中,党政机关干部经历了一次空前的洗礼,干部作风、党政风气焕然一新。然而,也有不少以前的“活跃份子”在夹起了“尾巴”的同时,转变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太平官”,即不犯错,也不作为。因此,笔者以为,消除“不为”风气还须提升担当能力。
  总书记总书记提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为官不为”者人为地把“守规矩”和“干事业”对立起来,说白了是患上了综合性疾病,包括缺乏理想信念的“软骨症”、高压从严治党下的“焦虑症”、保守陈旧思维的“依赖症”、迷恋官本位的“成瘾症”。
  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有一定的岗位,都承担了一定的工作任务,都有一定的目标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担当的意识,培养担当的品格,提升担当的能力,踏踏实实干出一番真事业,勤勤恳恳做出一番真作为。
  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肩上的责任就越重,需要担当的事情就越多。责任与机遇成正比,“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如果有责缺少担当,在位不在状态,就会错失机遇、耽误进程,干不出成绩,打不开局面,如此,为官一定要有担当意识,在重任面前,要敢迎敢接、敢做脊梁;在难题面前,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要敢作敢为、敢担责任。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民群众对他们有更高的期望,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富裕,过上更好的小康生活,不是只靠“太极高手”就能实现的。
  总之,消除“不为”风气还须提升担当能力,就是要重任面前,敢迎敢接、敢做脊梁;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如此,方能“为官有为”,造福百姓。(文/顾艾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