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上海女科学家用“砒霜疗法”治愈一种白血病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5-06-08 阅读: 在线投稿
陈赛娟告诉早报记者,这种早幼粒白血病细胞里有一种促凝物质。

  ● 由她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自然科学特等奖。

  ● 陈赛娟团队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国血液界称之为“上海方案”。

  ● 血液界最前沿的杂志《血液》(Blood)主编称:“这种对大多数病人而言原为快速致死的疾病变为可治愈,这几乎完全归功于你们(陈赛娟团队)小组的工作。”

  早报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李冰雪

  在昨日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陈赛娟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自然科学特等奖。

  这是2012年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设立特等奖以来的第二个特等奖,也是自然科学奖中的第一个特等奖。

  陈赛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血液中心,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是肿瘤治疗史上的成功典范。

  近日,陈赛娟向早报记者讲述了她和她团队的故事。

  收到意大利病人的感谢

  2009年,陈赛娟去意大利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大会主席转交给陈赛娟一张写着中文的感谢卡片,这张卡片来自一位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意大利病人。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8位,在40岁以下的男性和20岁以下女性中,白血病则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十余年来,陈赛娟团队致力于白血病发病原理和靶向治疗研究。其最突出的研究成果是首创砷剂(俗称砒霜)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协同靶向治疗APL,使其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其团队在包括《Nature Genetics》和《Science》在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7篇SCI论文,并先后入选2010年及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使最凶险的APL实现了从高死亡率向高治愈率的转变,这为其他类型白血病及实体瘤治疗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并将协同靶向治疗的思路进一步扩展至其他类型的白血病乃至实体瘤,也为国际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成功典范。

  她用砒霜治疗白血病

  20世纪70年代以前,APL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化疗,这种病死亡率较高。陈赛娟团队的协同靶向治疗的方法主要是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辅以化疗,前者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没有化疗的副作用,后者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完全缓解率显著增高,而且没有化疗的副作用。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复发率较高,常在一两年内复发。20世纪90年代,他们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发现对维甲酸和化疗耐药的APL复发的病人应用三氧化二砷的话,完全缓解率可达90%以上。中医的理论是“以毒攻毒”。

  陈赛娟说,从分子水平研究证实砷剂是使APL的致癌靶蛋白PML-RAR发生降解,联合靶向治疗策略是不同的药物从不同的途径发挥协同作用,这是产生治疗效果的基础,使APL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亚型。

  “通过对85例APL初发病人联合用药随访7年的研究,表明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90%以上。”陈赛娟说,“治愈”的标准是指5年无病生存率,即停止治疗后5年以上复发显著减少。

  任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主任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并对全国进行了布局,其他四个分别设在北京(两个)、西安和四川等地。

  首个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落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是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主任。

  她介绍,为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在上海市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和医学院的支持下,启动了系统生物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运行,以创新的体制机制,整合在沪高校和国家科研所的优势资源和科研队伍,力争为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防治,丰富精准医学的内涵,推动我国转化医学的发展以及促进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水平的提升做出显著贡献。

  • 上一篇:浙江日报谈拆违建教堂:宗教建筑非法外之地
  • 下一篇:媒体谈法律双重标准:演员嫖娼收容 干部仅降职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