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影视赏析 > 文章内容

《战国》有感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5-05-21 阅读: 在线投稿

  以前的电影观后感很少谈一些电影剧情的,借着这部电影,我想好好的谈一谈我的感受。

  对于电影,很多导演总会拿“本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还挺新鲜,现在却觉得很可笑。这固然可以避免很多人对剧情的一些批评,因为他说我这是虚构的,如果碰到和现实中的一些作品有相似的地方,他说那纯属巧合。

  更有甚者,有时候两部电影有相同的地方,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抄袭的,但电影的导演和编剧说,我真的没看过某某电影。我没看过,所以我这是我自己原创的。这点简直是哄三岁小孩的,令人感到可悲。你堂堂的电影导演,难道就一直是闭门造车,不看别人的电影,要知道你所抄袭的,有些电影简直是人所共知的啊。你做导演的难道就只看自己的电影,这也太假了。看来这种人,是小时候抄作业习惯了,还是那种死不要脸的人。

  有的剧情,它说根据作品改编或根据具体事实改编。这样的电影,按理说应该会更真实一点,虽说作品有时候的确有点假,但是本质还是真的,有现实依据的。但是拍出来的电影,你会疯了,作品改编很快演变成神话,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根据具体事实改编的,经常出现那种完美的人和完美的事来。

  就这样,电影变的不再真实。虽然这世界上真实的东西的确很少,但是我们还是必须需要的。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是说信书不好,而是你全信了,比没有书还要差。那就需要我们认真的辨别从书中找出真实的,找出不真实的,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

  电影,也是如此,可是现实中没有人教育我们这些电影不是完全真实的,我们要正确的对待。那些电影的导演编剧只是用一些在前面略闪而过的小字,这就是我说过了,这显然太欺负消费者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自从有了广告,刚开始广告的真实性还比较强,后来渐渐的失真。在很多广告欺骗了无数的消费者后,消费者开始要求,广告的真实性。有些甚至动用了法律手段,对某些广告的严重失真。

  但是电影,正如我所说,还是个不成熟的市场,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关于电影的真实性,或者电影的非真实性,更多的人都不予理睬。所以当一些懵懂少年,没有长辈的指导,很容易就轻信了电影的一些内容。

  于是,想当年,有些少年看武侠电影练轻功,伤了自己;想当年,有些少年香港的黑帮电影,打架结帮;想当年,有些少年看一些感人的电影,集体自杀。

  电影,在很多的人的眼里,变成了商品,变成了赚钱和成名的一个媒介。而我疾呼电影是文化啊,如果说以前的人们最乐意接受的文化形式是戏剧,而现在的人们更多的文化形式是电影啊。

  然而,对于电影,很少有人真正去发现它作为一种文化的功能。所以现在的市场充斥着太多的垃圾电影,各种商业片像是现实中的膨化食品,没有营养,有的只是快感。但是,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整天吃垃圾食品,人们是不可能正常生长的。

  《战国》是关于历史的电影,情节有点真实有点虚假,如果对于一个小孩子,他可能完全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而对于像我这样读了很多历史的人,却是很容易看出很多破绽的。

  我很想问电影的导演,你拍这部电影,是为了什么啊。这是历史,很多历史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我想很多人会这样看的。但是据我来看,简直是乱七八糟。庞涓变成了齐王的一颗棋子,孙膑在没有被陷害前竟然也有人叫他“膑”,庞涓的妹妹和田夕的几乎没有历史依据。所以我想也许导演不是为了拍历史剧,因为假的东西太多。这样的电影出去,好像就是要哄小孩啊。

  其实这样脱离事实的电影,多的没法数,但是这样的电影却是咱中国电影的主流。其实想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文化运动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运动,很多都被人们所忘记。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南郭先生在文化界里横行,甚至没有人敢去拆穿。

  我很担心,这样的文化氛围,这样的电影对那些渴望了解历史,了解传统文化的人简直就是流毒啊。

  真的希望,以后拍电影,能够尽可能展示真实的传统文化,尽可能展示真实的现实世界,尽可能展示真实的人和事。

  那些整天拿着“电影虚构”的幌子做挡箭牌,任意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解读人、事和文化的人,我希望他们越来越少。

  电影,因为我爱的深沉,所以愿意这样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意见,希望这些意见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让我们共同还电影一篇真实的天空。

  • 上一篇:《井冈山》观后感
  • 下一篇:绝色十年张国荣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