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光明网]西川唐晓渡忆顾城 梁鸿:必须面对他的不完美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4-05-11 阅读: 在线投稿

作者:光明网 记者张薇

纪录片《流亡的故城》29日在北京举行放映分享会,这是目前国内首部有关朦胧诗人顾城的纪录片。

该纪录片试图从宏观的时代层面,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顾城和那“一代人”。采访了顾城生前多位好友,包括诗人杨炼、芒克、西川,诗歌理论家谢冕、唐晓渡,小说家友友,摄影家肖全,策展人宋新郁,《顾城海外遗集》主编荣挺进,并邀请到顾城谢烨生前密友、顾城事件见证人文昕女士,首度公开讲述顾城、谢烨、李英三人感情纠葛、顾城谢烨的悲剧始末。

谈到顾城,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993年,诗人顾城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与妻子谢烨以极端惨烈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20年来,有关顾城的争议、传言、评价、猜测从未休止。

诗人顾城(资料图)

顾城谢烨生前密友、顾城事件见证人文昕:

世人都说顾城是杀人犯我要做他的辩护律师

顾城生前好友文昕表示,看过纪录片后,非常感动于20年后以这样的方式纪念顾城。“这种悲剧,无论20年经历了怎样的非议,我仍然把他们看成一对快乐的夫妻。希望所有人用平静的心看待,他们穿越了生死的命运,可以对爱重新下一个定义。我现在依然坚信这点:顾城最欣赏谢烨,最懂顾城的也是谢烨。我觉得他们彼此依旧是对夫妇,不管他们发生了什么,他们的美好依然还在。”

文昕说,自己很喜欢影片的结局。“那个部分做得很艺术,也给人一种深思。顾城走在无人的林荫道上,回过头来脸上贴着一张白纸,那个白纸就预示着他曾经走过的命运。我相信,顾城如果在,他会觉得很好玩,他就是那样一个有玩儿心的男孩子。”

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文昕对于“顾城杀人犯”的说法提出了新的见解。她说,“当人们都说顾城是杀人犯的时候我就没有办法评价了,我想替顾城做一次辩护律师。顾城是那么美好的诗人,他自己又是非常地痛恨作为人性的很多残暴,他有一句话,说男性在成熟之后就会具备一种暴力的倾向,这是他最痛恨的东西,可是他又恰恰走到自己最痛恨的那个事情里面去。”

“中国是一个恩仇观念或者是自私观念很重的一个国度,把人们最美好的东西一瞬之间全部都变成了彼此的仇恨。20年之后我再反思这个事件,我依然觉得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自己的美好,他们每一颗心灵里面都渴望爱,可是恰恰到了最后拔刀相向,没有一份完整的对生命的交代,我觉得这是人真正应该反思的地方。当然,20年前,即使顾城和谢烨死亡的时候也是作为夫妻,我相信,20年后,他们在天上也早已和解及释然,依然作为彼此最好的玩伴。”

纪录片中文昕提到:“谢烨跟李英在岛上有过一段生活,这段生活,据李英觉得,她觉得谢烨像宝姐姐一样欺骗了她,她像林黛玉一样过着非常悲惨的,她所不耻的妾的生活。其实恰恰相反,是她自己要去的那个岛上,没有任何人去逼迫她,或者在感情上欺骗了她,是她自己强烈地要求走到这个家庭里去的。”

对于这段,文昕解释说,与谢烨相比,李英更加“小资”,或者说比较关注自己,“对于我们周围的朋友,或者对当年的顾城来说,会觉得李英比较自私,比较关注自己内心一点,她关注自己感受比较多,而谢烨比较大气。谢烨穿的好看的衣服,李英穿上就不肯脱了,从谢烨家里穿着就走了。大家都很谦让李英,她有一种很‘小资’的东西,所以她把自己比成林黛玉。”

著名诗歌评论家、《今天》早期成员之一唐晓渡:

顾城如果没死他将与现世格格不入

唐晓渡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了顾城诗作《转入静物》,他解释说,很喜欢“转入静物”这四个字,而顾城现在已经成为了“静物”,一个被我们想象的“静物”,被观察、分析,而顾城本身又是一个不断“生长”的,通过我们的探讨和想象,会不断地在“生长”。

在唐晓渡看来,影片的观感既亲切又陌生怪异。“这部片子主要讲的流亡的顾城,影片中的《鬼进城》组诗指向的是他自己的内心。我在想,如果顾城没死,在这种急剧变化的时代,他将如何格格不入。他的逃跑和撤退是必然的。我不能想象他如果活着,将如何生活和工作。天才的短命都有自身内在的逻辑。这部片子激起了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让我有点难受。”

唐晓渡说,很多人阅读顾城,阅读的大多都是早期的顾城。“是他84年以前的过程,在诗歌史上更多被人们谈论的也是那个顾城,很多人喜欢他,喜欢《一代人》或者是《穷,有个凉凉的鼻尖》,或者是一些带有童话色彩的。”他回忆说,十年前人大举行的诗歌朗诵会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会场上很多人是模仿顾城的风格来写,“有一个女孩我记得很清楚,她当时发言说的是,她热爱顾城,热爱那个纯粹的、天真的有童话色彩的顾城,所以她不能接受这个很残忍的结局。”

“流亡的故城,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自己的城,这个城对顾城来说不仅是北京,他的成长之地,也包括内心。顾城在84年那段时期内心经历着崩溃,这个崩溃可能意味更加深长。”

唐晓渡至今仍记得顾城离去带来的巨大震惊,“到现在想来这个事情,经常觉得非常痛惜,像顾城那样的天才,说实在的不是随便就出的”。

他曾在2012年撰写过一篇文章《顾城之死》,其中提到:“所有的疯狂都导源于偏执和追求绝对,这正是顾城自我揭示过的两个主要性格特征……我在他对‘纯美’虔敬而绝望的追求中直觉到某种巨大的、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生命缺陷。”唐晓渡说:“在这篇文章中,我探讨了顾城的精神结构和崩溃原因,包括他乌托邦的性质,他的内在矛盾以及跟外部的冲突。”

《今天》是1978年由北岛等人创刊的民间诗歌刊物,该刊是朦胧诗派汇集的所在。作为《今天》早期成员之一,唐晓渡如此评价顾城和《今天》杂志的意义:“在那段岁月和时代里面,一代人所做出的,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努力,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以及整个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意义”。

“在今天,我们确实是大大地受惠于这个时代,我们是跟顾城一起成长的一代人,我们也正在衰老,而他正在永葆青春。有一种精神和力量,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唐晓渡说。

  • 上一篇:[光明网]顾城纪录片放映会 密友:他是个有玩心的男孩
  • 下一篇:北大考古教授吃完烤鸡后将骨架复原 致敬默哀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