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扉美文

美文 > 杂文随笔 >

应摘掉看待年轻干部选拔的“有色眼镜”

 

应摘掉看待年轻干部选拔的“有色眼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入公众的视野。2009年,29岁的市长周森锋、25岁的团市委副书记孙靓靓曾“红极一时”。 “最年轻厅长”、“最年轻市长”、“最年轻县长”的新闻接踵而至,似乎在不断刷新着大众的接受底线,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干部年轻化这一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年轻干部选拔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年轻干部朝气蓬勃,敢为人先,他们可以用先进的知识和创新的思路为党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基于此,人们对于此类现象理应欣然接受,因为这代表着以往论资排辈的等级制度正在逐渐被打破,更多有志向、有才华的年轻人将走上更为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才能。可是从大众的反应来看,质疑声遍地。由于存在着少数官场“潜规则”的例子,人们总是下意识的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所有的年轻干部选拔,似乎每一个年轻干部背后都暗藏着腐败徇私和各种不可告人的猫腻。当今社会,众多行业都存在着队伍年轻化的现象,然而,大众确单单对于干部年轻化怀有疑虑,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些问题:真的是质疑年轻干部的能力,抑或是其他。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我们用更高的标准和更苛刻的要求去衡量评价他们的行为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绝大多数年轻干部也像普通年轻人一样,拥有满腔热情和较高的才干,需要一种宽容宽厚宽松的环境去发展,去发挥,我们是否能暂时放下成见,默默地关注,以此给予支持和鼓励,期待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充分展现才能,做出成绩。公众对年轻干部的质疑更多的存在于选拔方式和程序上,因此如何保障干部选拔制度的公平,加强年轻干部选拔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帮助其真正树立威信,也是值得有关部门深思的。   好的干部就应该多多留住,不行的再年轻也不行,只有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建立干部年轻化的良性循环机制,使领导班子在动态中保持合理的年龄结构,让各年龄段的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才是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保持年轻化的根本保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