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扉美文

美文 > 杂文随笔 >

“众筹反转”—用法治保障慈善刻不容缓

5月,一篇自媒体文章在网络流传:家住河南省太康县的王凤雅在2岁半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 其母亲杨某在多个平台展开众筹,筹款到账达15万元。但网友发现这对父母并未带着孩子进医院检查,疑是诈捐支付其小儿子唇腭裂手术费,直到5月4日王凤雅因病去世,这场众筹波澜却愈演愈烈。后来警方调查显示,小凤雅的家人共获得善款38638元,且已将剩余款项捐给公益机构。小儿子接受唇腭裂手术相关费用由嫣然天使基金项目和医院方支付。
这一剧情的反转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孩子家长与爱心人士的沟通差异上的,于是,在沟通方面存在的差异,衍生出双方的互不信任。而当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经由网络传播后,又引燃了公众情绪,并随着事件的进展、反转和澄清,不断地翻转起伏,有时候甚至忘记了慈善事业规范的重要性。
慈善是美德的体现,源于爱心和信任,面对慈善事业中的爱心涌动,我们坚信法治与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慈善事业的规范化,才能保障捐赠者的权益,才能提升人们对于慈善机构乃至慈善事业的信心。捐赠人以道德来表达爱心,受赠人也应该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双方的行为均应纳入法治的框架,这是对道德的起码敬畏,更是慈善事业取得尊严的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admin)